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0章 从吉林磐石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信息融合专家何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阶段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当地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职业教育强调“工匠精神”传承,还是普通教育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都有助于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发展,为何友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品德修养。

磐石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塑造了当地人勤劳、朴实、坚毅的性格特点。何友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养成了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品质。

在他的科研道路上,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在博士论文选题时选择学科前沿课题,废寝忘食地反复演算、论证,最终取得优异成果,这种坚毅的性格起到了关键作用。

院士求学之路

1974年12月,何友进入海军北海舰队通信总站工作。

1977年冬天,入伍仅3年的何友被抽调到“东方红”号海洋测量船,参加东海大陆架的测量考查。

1978年,国家刚恢复高考半年,何友考入海军工程学院(现海军工程大学)指控系统专业。

1985年,何友重回海军工程大学火力控制系统读研究生。

1994年9月,何友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何友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何友在海军北海舰队通信总站工作,以及之后参与东海大陆架测量考查,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接触到实际的海军工作场景和相关技术应用,培养了他对海洋环境和海军装备的直观认识。

这为他后续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使他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何友考入海军工程学院指控系统专业,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他掌握了指控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等核心内容。

这为他日后在军事电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使他具备了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何友攻读海军工程大学火力控制系统研究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军事火力控制技术的研究。

这提升了他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培养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能够在更深入的层次上探索相关技术难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

何友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使他跳出了单一的军事领域,接触到电子工程领域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