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5章 从江苏宝应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尹泽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为他赢得了学术声誉,也为成为院士积累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尹泽勇在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担任科技委副主任,这一职务让他能够站在更高的行业层面。

他了解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需求,参与制定行业技术发展规划。

这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在整个航空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这也提升了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他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这有助于他的科研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学术地位和行业认可度。

尹泽勇担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首任院长以后,他致力于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人才。

他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传授给学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同时,他在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航空航天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使学院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航空航天事业的传承和担当,也进一步提升了他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为他当选院士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院士科研之路

尹泽勇院士率先开展“有限元”前沿学科研究及应用,创造性提出体-壳过渡元和疏-密过渡元两类新元素,解决发动机复杂结构强度分析问题。

尹泽勇院士建立起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系统分析方法。

他主持制定国内首型涡扇发动机型号规范和首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可靠性大纲,提出确定初始首翻期的方法。

尹泽勇院士担任我国第一种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总设计师,实现涡扇发动机研制从无到有突破。

该机型达到国际同类现役发动机水平,大量装配某型飞机,改变该飞机动力装置依赖进口局面。

该发动机研制及应用获多项大奖,包括2003年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研制金奖、2004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尹泽勇负责全面技术工作的某涡轴发动机,是我国首台从预研开始全新自行设计的航空发动机。

该发动机实现了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向第三代跨越发展,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完成研制方式从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