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可为相’来反对。
这还真不是蔡京乱想。
而是如今朝中,渐渐开始有的趋势。
元祐以来,朝廷对外,屡战屡胜。
大批士大夫,都开始有军功加身。
而军功这东西,乃是硬通货。
过去,大家都没有,还可以用‘以文驭武,祖宗之制’来麻醉自己。
可,当朝中有军功的重臣开始多起来后,没有军功的人就会相当尴尬。
蔡京是绝不愿让自己尴尬的。
他这个人,素来习惯将主动权拿在自己手里。
想到这里,他就对周邦彦道:“官家命我南下,非是叫我来坐在子厚相公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的!”
“而是叫我来立功的!”
周邦彦的头,顿时如小鸡啄米一样的点了起来。
他放弃在汴京太学里的优渥生活,放弃勾栏瓦肆中的小娘子们,选择跟着蔡京不远万里,来到这岭南之地。
难道是因为他忠君爱国,为了国家甘愿来这瘴热之地,为朝廷披荆斩棘,为后人铺路?
错!
他来,是因为这里建功立业,让他有机会如同当年的王韶一样,直接跳过选人,飞升京朝官甚至是待制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