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巅峰学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1章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想给您一个惊喜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验证、群作用对模态密度函数的影响、具体数论问题的模态空间群论描述……

真的随便想想,乔喻都能找到成堆的研究方向,而且每个方向都能涉及一个独立的问题或工具,全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他还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分类。因为这些命题都集中到一篇论文里,太大了!更不利于传播。

分开反而能显得很精简,其他数学家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准确的找到所需要的文献。

这些命题足够喂饱一个庞大的课题组了。就好像他之前跟老薛说的那样。

如果有一天成为数学界的领袖了,掌控了无数的资源,但同时有两个亲近的人成就差不多,位置只有一个怎么办?

乔喻当时的回答是,把蛋糕做大。大到让身边的人都感觉吃不完,就不存在这种可笑的问题了。

当然,蛋糕也是要跟能力相匹配的。到了后期,那就只能是有能力就能拿到研究课题,验证成功就上位。

如果做不出来,对不起,自然会被课题组淘汰。

有了这个庞大的团队来为他的理论框架做繁复的验证,他就能抽出时间在博士毕业前把田导要求他做的命题做出来。

比如孪生素数猜想跟黎曼猜想。

当然这些野心,乔喻并没有对外公布。甚至没跟田导跟袁老提这些事情,毕竟前期的工作没那么多,相对而言其实很轻松。

现在也没谁觉得这个命题能在一年内发数篇顶刊。

总之乔喻的规划就是这样,前期的工作量较小,可以通过几篇核心理论和验证论文吸引学术界的兴趣。

后续复杂验证工作的展开,在逐步让大家知道,他打算将整个框架打造为一个全面而严谨的研究体系。

越到后期,难度越大,但吸引到的合作者自然也更厉害,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

他只要保证整个过程都是良性竞争跟发展就好了。

至于做这个长期规划的目的……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乔喻是个有著极致天赋的人,但其实大家比不了解乔喻的天赋并不仅限于数学,甚至是科学。

更在于他非常擅长对生活中的一切进行观察跟总结。更有著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极致的决心。

比如乔喻很明白他在数学界混,现在最缺的不是天赋、不是论文、不是成就,甚至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奖项,而是资历跟底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