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保持稳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生产资料的转换。”

房玄龄顿时精神一振,放下茶杯,目光炯炯:“愿闻其详!”

丝毫没有向自己儿子请教问题的尴尬。

房俊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说辞去描述:“生产资料之转换分为技术性转换与经济性转换……所谓技术性转换,便是将以往的生产资料进行升级、迭代,获取更为高效的生产方式。而经济性转换,便是如何将产能过剩的丝绸、瓷器、玻璃、纸张等等生产资料,变成国家建设更为需要的人口、矿产。”

当然不止这么多的内容,但对于“政治经济学”几近为零的房玄龄来说,只能以此等浅显的言辞去描述才能予以理解。

房玄龄没有提问,字字句句慢慢咀嚼,若有所思。

农耕最初的刀耕火种,商周之时的铁犁牛耕,西汉时期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的耕耙耱技术,大唐的贞观犁、水车……农业耕作方式之演变他稔熟于心,却从未用一句“生产资料之转换”来简洁明了的阐述。

从古到今“以物换物”乃是最为朴素、寻常的行为,到后来以贝壳、铁钱、铜钱、布帛作为货币,直至如今出现的纸币……原来都是在无意识的进行“生产资料转换”。

以往那些的那些行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今洞彻其根本原理,自可分纳归类、无限延伸……

房俊执壶给两人的茶杯之中续满茶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放在史书当中是一段英雄辈出、豪迈璀璨的岁月,但是对于国家之破坏却极其严重,导致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大唐立国,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开创‘贞观盛世’,但短短不足二十年时间却不足以修补那些千疮百孔之损失,所以陛下登基之后施行之新政,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推行全国范围之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四通八达、平坦宽阔的道路,谈何富裕?”

“水利不能兴修、河道不能疏浚,谈何河清海晏?”

“孤寡不能养育、病患不得救治,谈何煌煌盛世?”

“而做这一切就需要近乎于无穷无尽的资源,大唐再是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也绝无可能足额供应,且穷极物力的后果便是对国家竭泽而渔,造成无可估量之恶果。”

“所以儿子组建水师,将手伸向国境之外,用那些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更不能用以建设的玻璃瓷器纸张,去向海外换取有用的物资,而前提便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不仅海外要稳,国内更要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