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那样发动全国人民去服徭役?
各种苛捐杂税摊派给全国百姓?
大唐存亡或许房俊不太在乎,但天下百姓多吃一点苦都是房俊不能接受的。
海外的财富、人口、资源输入,便是担起这些超级工程的根基。
而指望海外财富、人口、资源的稳定输入,就需要一套完整且长远的秩序。
这套秩序不能依靠皇帝来守护,更不能依靠世家门阀,只能依靠水师。
谁敢觊觎水师、觊觎这套秩序,房俊就要斩断谁的手。
现在要做的是给天下人予以震慑,既是对外,更是对内。
震慑世家门阀,震慑贞观勋臣,也震慑皇权。
“平衡”是王道,但“平衡”不是乞求而来,而是斗争得来。
房玄龄颔首:“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是这个话吧?很有道理。”
这是儿子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听得多了,他也入了心,愈琢磨愈是觉得金玉良言、至哉斯言。
只要想想儿子能够领悟这样的道理,便忍不住露出老父亲的微笑。
后继有人已经令人欣喜,青出于蓝则愈发让他老怀大慰。
到了他这个岁数,一生功业几乎盖棺定论,已经没什么追求了,私下里与那些袍泽、老友们相聚之时攀比的已经不是功勋、爵位、官职,而是身后名、以及身后事。
身后名自不必说,以他房玄龄一生功业,最不济也得是上谥“文昭”吧?
至于身后事,自然是指自家子嗣。
老一辈筚路蓝缕、平定天下,创下偌大家业,即便不至于人死族灭,也总得传承有序吧?这就要看子嗣们的能耐。
而遍数大唐,能与他房玄龄比儿子的,一个都没有!
我生时辅佐太宗皇帝打遍天下、缔造贞观盛世,编纂《字典》造福后世,死后自有麟儿继承家业、发扬光大……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如今最大的喜好便是钻研儿子提出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说……
房俊汗颜,却也不能便捷这话并非出自他口,总不能随便按一个人头上吧?
“父亲所言极是,当下大唐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正处于一个极度重要的转型期,若是顺利迈过去,足以奠定千年霸业、寰宇无敌,若是受阻于此,则难免坠入王朝轮回的巢臼之中,沉沦起伏、周而复始。”
“哦?说得这般严重,是什么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