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7我的年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21章 ,四婚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恒坦诚说:「缺,查先生是?」

金庸指指旁坐的秘书,介绍道:「王也,今年32岁,毕业于香江大学,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后就来了《明报》,已经替我打理了7年生意上的事。」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一下子就懂了。

廖主编和巴老爷子互相看看,随后开始暗暗打量王也。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确实是高学历人才,李恒自是求贤若渴,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谢查先生和王小姐厚爱,我这事业才草创,就怕庙太小了,委屈了王小姐。」

大家都望向王也。

王也把手里的茶杯放桌子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意外的话:「第一年我不要薪水。」

得咧,人家是不缺钱的主。

想想也是,替金庸打理《明报》那么多年,要是没点积蓄也过不去哇。

对方诚意太足了,足到李恒都不好拒绝。

不过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李恒也不想拒绝,当即快人快语介绍了一遍新未来培训学校。

再过一阵子不是要在沪市和羊城开分校么,把这位安排到这里最是合适不过了,会管理,懂英语,出国留过学,还拥有这年头在内地无比吃香的香江人身份。现阶段,能力手腕绝对比李然要强。

听完介绍,王也明白了李恒的意思,很是爽快地说:「可以。」

接着她说:「我要先陪查先生回一趟香江,10天后再来入职。」

李恒答应下来。

奇怪的是,商谈了许多入职和工作细节,却唯独没提薪水。

其实他们差不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这样送上门的人才,李恒不知道开多少工资合适?

王也亦是如此,不懂大陆行情,不晓得开口要多少年薪合适?

于是抱着以后再说的想法达成了口头协议。

休息一阵,又胡吹海侃一阵,众人在外面花园留了一张合影才散。

廖主编怕李恒年轻没经验,喝酒开车出事,亲自送他回的学校。

李恒一走,金庸和王秘书也跟着告辞离开了。

车上,金庸思虑一会,问了一个之前就想问的问题:「你是想委身这位李先生?」

在香江,很多大家族的事业帮手都和老板有一腿,是老板的地下情人或者外室。

所以,见怪不怪了的金庸先生才有此一问。

驾驶座开车的王也目视前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