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工科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千二百九十三章 用代码和钢铁搭建的童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把汗,对着话筒解释:“这是双重保险设计,防止误触。灵湖测试时,有个小朋友把零食塞进按钮缝里,我们就是用备用键打开的舱门。”

台下的王教授若有所思:“这种设计虽然安全,但会不会耽误逃生时间?”吴浩站起身,走到舱体旁:“我们做过100次逃生测试,熟练乘客用主按钮只需2秒,新手用备用键也能在3秒内打开。”他示意工作人员播放测试视频,画面里不同年龄段的测试者在模拟失重环境中操作舱门,最快的记录是位72岁的老太太,用时7秒。

会议结束前,张主任提议播放一段市民采访视频。屏幕上出现灵湖公园的雪景,穿红棉袄的大妈对着镜头笑:“我闺女在城东上班,坐公交得1小时,要是能飞过去,早上能多睡20分钟。”镜头一转,戴红领巾的小男孩举着纸飞机:“叔叔,这个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呀?”李工的声音在画外响起:“小朋友,它比你手里的纸飞机还稳呢。”

投票环节开始前,吴浩走到落地窗前。雪已经停了,几个孩子在酒店广场上堆雪人,其中一个正把树枝插在雪人的“肩膀”上,模仿飞行器的螺旋桨。他想起女儿在电话里的尖叫,忽然意识到这个项目的意义远不止技术突破——当小女孩第一次乘坐飞行器掠过雪后的城市,她看见的将是父辈们用代码和钢铁搭建的童话。

全票通过的掌声落下时,窗外的天空泛起橘红色的晚霞。吴浩跟着人流走出会场,听见身后传来年轻工程师的对话:“你说咱们的飞行器,以后会不会像鸽子一样在城市里飞?”“傻样,鸽子哪有咱们的导航准!”

走廊尽头,李工正对着手机傻笑,屏幕上是他妻子发来的照片——年幼的儿子举着画满螺旋桨的奖状,上面写着“未来小科学家”。“吴总,”他抬起头时眼睛发亮,“我老婆说等项目运营了,要带儿子坐第一班飞行器去看外婆。”

吴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看见宴会厅门口站着位拄拐杖的老人,正是灵湖边上的那位大爷。他颤巍巍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个布包:“李工啊,我给你们带了自家晒的柿饼,甜着呢。”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看着老人把布包塞到李工手里,“我这辈子开过拖拉机,坐过绿皮火车,要是能在闭眼之前坐上‘空中火车’,就啥遗憾都没了。”

夕阳的金辉透过玻璃幕墙,将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吴浩忽然想起大学毕业设计答辩那天,导师说过的话:“真正的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能让老百姓揣在兜里的温暖。”他看着李工给老人讲解飞行器模型,看着记者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