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活动定在十五号吧,那天正好是老兵们当年戍边的纪念日。”
正说着,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磊推门而入,手里挥舞着平板电脑:“吴总!我们做到了!”屏幕上的弹道模型里,弹头轨迹与卫星定位的误差线紧紧重合,末端精度赫然显示19米。他的眼镜片上还沾着早餐的牛奶渍,兴奋得语无伦次:“凌晨三点突然想通了,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补偿电离层延迟,试了八组数据都稳定在2米以内!”
吴浩接过平板,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模型里的无人机与“沙暴”炮像两只配合默契的猎鹰,在虚拟的戈壁上空盘旋。“把算法封装成模块,”他抬头看向陈磊,眼底的红血丝比昨天更重了,“然后立刻去睡觉,下午两点开会讨论应用方案,不许迟到。”
陈磊刚跑出去,李超又喘着气闯进来,手里举着块金属薄片:“吴总您看!这是加了纳米涂层的轨道样本,磨损率真的降了01%!”薄片在晨光中泛着奇异的蓝光,那是铌钨合金与石墨烯结合后特有的光泽。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油污,工装袖口沾着的沙粒簌簌落在地毯上。
“拿去给林宇做低温测试,”吴浩接过样本,对着光看了看,“如果能通过- 40℃的冷冻试验,就可以批量生产了。”他忽然注意到李超手腕上的护腕,还是去年冬天在靶场冻伤后留下的病根,“让医务室给你开点冻疮膏,别硬扛着。”
李超挠挠头正要走,张小蕾又端着空保温桶回来,进门就喊:“吴总!靶场的土壤检测报告出来了,沙粒中的硅含量比预期高,可能会影响轨道寿命,我们得加一层陶瓷防护膜。”她的脸颊被晨风吹得通红,额前的碎发粘在汗珠上,像刚从靶场跑回来。
吴浩看着眼前这群眼睛发亮的年轻人,忽然想起昨天夜里那片亮着灯的科研楼。原来所谓的奇迹,不过是无数个平凡的夜晚,有人在实验室里校准数据,有人在靶场上打磨零件,有人在会议室里争论方案,像胡杨的根系在地下悄悄蔓延,终有一天会撑起一片绿荫。
中午的食堂里,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自的进展。林宇说新材料的低温性能超出预期,陈磊炫耀着他的算法精度,李超则在研究陶瓷防护膜的粘合工艺,张小蕾在一旁记录着每个人的需求,苏荷默默给大家添着茶水。吴浩坐在主位上,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偶尔插一两句,目光落在窗外那片正在抽新芽的胡杨林上。
饭后,吴浩独自一人来到靶场。“沙暴”炮静静地矗立在阳光下,炮身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披着一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