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接过命令,眼珠子转了几转,“好嘞!您就放心吧。
都说孙策的水军很强大,我倒要看看,是他的小船更牛,还是我的宝贝战船更胜一筹!”
“哈哈哈哈哈!”
沈万三仰头大笑,“这还用说?当然是你的宝贝战船厉害了。
其实你也不必派出整个舰队,只需把那艘宝船往那儿一摆,估计孙策得吓得腿软。”
“哪有那么夸张嘛!”
戚继光知道他在开玩笑,也跟着笑了起来,“主公说了,能瞒就瞒,实在瞒不住再提前透露消息。”
“不过你说得也对!”
“对付孙策的那些破船,我的宝船在长江上肯定能横着走!”
“哈哈哈哈哈!”
---
袁绍那边的人可真让人无语。
主张投降的,大都是冀州派系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势力都在冀州,一旦冀州被战火波及,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可不愿为了袁绍一个人,把辛苦积攒的家底给赔进去。
毕竟,从各方面看,袁绍赢的希望都很渺茫。
哪怕只有一丝丝可能,也不值得他们豁出命去拼。
所以,沮授、田丰这些人,都不会支持袁绍继续打下去。
但郭图、许攸这些家伙就不同了。
他们从洛阳就跟着袁绍,孤身一人来到冀州,打拼下现在的局面,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他们根本不怕失败。
因为说到底,冀州本就是他们拼来的。
就算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他们也承受得起。
所以他们表现得满不在乎。
打也行,不打也行。
核心原因就是他们没什么可损失的。
这一点和东吴的历史挺像。
当初曹操大军压境,江东的文官们大多主张投降,特别是江东本地的世家大族,喊得最响亮。
还有从江北过来的张昭,也是大声呼吁投降。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江东有自己的产业,经不起战火的摧残。
要是失败了,财产可能会被重新分配。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可能会毁于一旦。
但武将们就不同了,特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这三个老将。
一方面,他们亲眼看着东吴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