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这怎么可能?”
“别闹了,这不是开玩笑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羊衜拿起书卷,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眼睛都瞪圆了,心里头那个惊讶,简直没法说。
他对干农活那套太熟悉了,从开荒的工具到播种的每一个细节,他都门儿清。
一看这书里的内容,就像是照着他们泰山的情况写的一样!
“主公,这书是从哪儿弄来的?”
羊衜好奇地问道。
韩义没直接回答他,反问道:“你先说说,你觉得这书怎么样?”
羊衜连连点头:“这书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书,特别是那些改良农具的方法,简直就是给我们泰山量身打造的!”
韩义笑了笑:“你最近也看到了,我一直在忙春耕的事。”
“老百姓开荒进度慢,主要是耕牛少,农具也不给力。
要是这本书能推广开来,开荒效率肯定能大大提升。”
“说不定我们不仅能按时完成目标,还能大大超额完成呢!”
羊耽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他心里清楚,之前的开荒计划已经黄了。
但现在呢?就这么一本书,就能让事峰回路转?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哥,给我瞅瞅!”
羊耽一把抢过书,翻开就读了起来。
曲辕犁、蓄力犁、高筒水车、翻斗车……每一页都让他大开眼界。
韩义他们继续聊着农耕的事。
韩义问羊耽对这书怎么看,羊耽直夸好,还把书递给刘基看,刘基也是赞不绝口。
韩义就说这事就交给羊耽去办,羊耽爽快地答应了。
韩义突然想起影宝带回来的那些耐旱种子,就顺便提了一嘴。
羊耽一听,怀疑这书是不是那个神秘老人给的。
韩义顺水推舟地承认了,还说要试试那些种子的效果。
然后韩义说以后就在这儿推广《农耕要略》,他自己也会搭把手。
但羊耽觉得韩义应该多陪陪家人,农耕的事就不用他操心了。
大家听了都挺惊讶的,但羊耽态度坚决。
之后大家就开始忙春耕的事了。
羊耽是最忙的,白天在田里忙活,晚上在议政殿给人讲课,一讲就到深夜。
他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听众们也都听得特别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