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屁的6万大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左孝良来投奔李佑,并非什么两面下注。

黄氏与左氏,皆为河南大族。

黄家镇的黄氏,簧坝村的左氏,只是大族分出来的偏远小支。

左孝良的老家在簧坝村,位于武兴镇的河对岸,村民自发暴动分田地。此时已经被李佑接管,左孝良穷得只剩几亩地,反而因此逃过了一劫。

至于投奔秦宗权的左孝成,老家则在永阳镇。

那里属于最前线,西边、北边和南边,都已被暴民占领。永阳镇因为商业繁荣,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暂时还过得下去,因此没有出现杀地主的事情。

可士绅们还是害怕,悄悄召集族人和家奴练兵,时刻提防着农民揭竿而起。

左孝成、左孝良本来互不认识,直到两人都考上秀才,看名字就知道是族兄弟,于是关系迅速变得亲近。

宣化乡接连暴乱时,他们两个正在洛阳参加乡试。

考举人双双落榜,结伴回乡时得知情况,又相约前往武兴村探查虚实。

一番探听,左孝成惊骇莫名,连忙前往蔡州,跑去求见忠武军节度使秦宗权。

左孝良却喜忧参半,继续观察李佑的施政,居然渐渐的为之折服。

他家里已经很穷困了,乡试期间都吃不饱,还是左孝成送他几个面饼。他十六岁中秀才,却次次乡试落第,朝廷还取消优免,这让左孝良失望透顶。

左孝良觉得,李佑可能会成事!

“嗙!”

苏如鹤把刀拍在桌上,一屁股坐下说:“是不是要打仗了?”

“不晓得,”李佑头疼道,“下游的暴民劫掠船只,已经没有商船敢过来,消息自然也传不到。我已经派船前往汴州,希望别被暴民给抢了,否则咱们的探子都回不来。”

“应该要打了,”左孝良突然开口,“我的族兄,已经前去投奔节度使,他知道武兴镇是什么样子。节度使只要不傻,必定发兵来攻,不过肯定先打下游的暴民。”

苏如鹤觑了左孝良一眼:“这又是哪个?”

李佑说道:“左孝良,字大善,秀才相公。”

“呵,总算有秀才投奔了,”苏如鹤笑了笑,问左孝良,“会不会带兵打仗?”

左孝良摇头:“不会。”

苏如鹤嘴上毫不客气:“那就是文官,跟咱不是一路的。”

左孝良报以微笑,不与这厮计较。

李佑对众人说:“李家拐必须拿下,明日立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