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5章 从江西东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测绘遥感专家童小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童小华获得同济大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至1996年2月,童小华在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童小华在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7月至2000年2月,童小华任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

1999年12月至2012年4月,童小华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1年2月至2003年4月,童小华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童小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做访问学者。

2012年5月,童小华担任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2015年4月,童小华任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8年8月,童小华任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主任。

2021年1月,童小华担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3年11月,童小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求学之路和从业之路解码

童小华院士的求学与从业之路,是一条将学术专注、国际视野、工程实践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典型路径。

他的成长轨迹,既体现了个人奋斗的特质,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的发展脉络,更揭示了科学家成长与时代需求的深层互动。

童小华自进入同济大学测绘专业学习,系统接受了该校“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术训练。

作为中国测绘学科的重要发源地,同济大学在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积淀深厚。

童小华的导师群体(如程效军教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从工程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童小华院士的本科毕业设计《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即展现出他对工程需求的敏锐洞察,这种“顶天立地”的研究风格贯穿其学术生涯。

童小华从本科毕业,到2023年当选院士,他在测绘遥感领域深耕30年,始终聚焦“空间数据质量控制”这一核心方向。

这种专注源于其博士阶段的学术选择。

他的博士论文《遥感影像几何精度控制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提出“空间数据可信度”概念,为后续20年研究奠定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