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3章 从安徽繁昌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计算机专家孙凝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院士出生地

孙凝晖院士,1968年3月15日出生,安徽繁昌人。

繁昌现为安徽省芜湖市所辖的一个行政区,它地处皖南北部,长江下游南岸。

繁昌历史悠久,该地区人字洞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亚洲人类史。

1998年,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220万至259万年前的石制品、骨制品及8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包括中华乳齿象、剑齿虎等珍稀物种,证明这里是欧亚大陆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2020年的新一轮发掘中,首次发现成年中华乳齿象骨架化石,为研究早期人类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春秋战国时期,繁昌地域是吴楚争霸的前沿。

鲁襄公三年(前570年)的横山之战中,吴国在此以少胜多击败楚军,奠定了其江东霸主地位。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这里设春谷县,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任春谷长。

东晋元帝南迁时,襄城郡繁阳镇百姓侨居于此,始称繁昌。

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年)复置繁昌县,隶属江宁府,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节点。

明代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知县王珣将县治迁至金峨上乡(今繁阳镇),奠定了现代城区格局。

1949年后,繁昌先后隶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2020年撤县设区,开启城市化新篇章。

繁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在此展开拉锯战。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三支队在繁昌五次击退日军进攻,留下"五次繁昌保卫战"的英勇事迹。

历史上的多次移民潮,如东晋衣冠南渡、明初"洪武赶散",使这里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

繁昌窑是长江下游唯一专烧青白瓷的大型窑址,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北宋,遗址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现存龙窑遗迹19座。

其首创的"二元配方"制瓷技术比景德镇早300余年,烧制的青白瓷"釉色莹润如玉,胎质细腻如脂",不仅是民间日用器,还曾为南唐宫廷烧制贡瓷。

2022年,繁昌窑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正在建设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繁昌宗教与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