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1章 从江苏镇江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软件应用专家孙家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沿。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接触到了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理念与技术。

这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使他了解到国际学术动态和研究方向,也认识到国内在相关领域与国际的差距。

这激发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创新精神,他立志要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孙家广在美国惠普公司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系统设计与分析工作。企业实践与学术研究不同,它更注重实际应用和解决现实问题。

在惠普的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学会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思考问题。

他参与实际项目,深入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企业中的运作流程,为后续研发有我国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提供了实践蓝本。

回顾孙家广院士的求学经历,从清华奠定理论根基,到国外访学开阔视野,再到企业实践积累经验,各个阶段层层递进、相辅相成。

扎实的理论基础,让他在接触国际前沿知识时能够快速理解吸收。

国际视野为他指引研究方向,企业实践则赋予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

这一系列的求学经历,最终成就了他在软件及应用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其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提升软件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物 。

院士从业之路

1970年,孙家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7年—1978年,孙家广在日本伊藤忠商社工作。

1986年—1987年,孙家广担任美国硅谷IDVIEW公司总工程师。

1990年,孙家广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

1999年9月,在孙家广的主持下,创建了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正式转编成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孙家广先后担任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和院长。

2006年10月—2016年6月,孙家广担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2017年2月,清华大学牵头成立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孙家广出任首任主任。

2018年9月,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孙家广出任首任主任。

从业之路解码

孙家广院士的从业之路,犹如一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缩影,其跨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