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9章 从浙江杭州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让计算机可根据输入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知识自动生成合理的图案设计方案,提高设计速度百倍以上。

在系统研发领域,他研制成功轻纺花型、广告装潢、建筑布局、管网规划等多个新颖实用的智能CAD/CAM系统。

针对不同行业设计需求,他开发出专门的智能CAD系统,集成多种技术,形成完整的智能CAD解决方案,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在计算机美术领域,潘云鹤院士提出形象思维、综合推理和视觉知识等理论和模型。

他将严格的形式化逻辑推理和良好的直觉化顿悟洞察结合起来,突破传统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难以处理视觉等形象知识的局限,为计算机美术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在技术应用方面,他把综合推理应用于计算机美术软件及自动创作,实现对视觉元素等视觉知识进行组合和推理以生成新的图案。

他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美术创作依赖人工输入和操作的模式,提高了计算机美术创作的效率和质量,研发的计算机美术程序得到国际高度认可。

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潘云鹤院士联合发起“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并取得成功。

其后,他又联合国内30所大学实施“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

截至2020年,CADAL数字图书馆实现数字图书280多万册,数据容量逾1.5PB,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在文物保护领域,潘云鹤院士带领团队,对敦煌莫高窟进行壁画保护与修复,研制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与高保真数字化采集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对珍贵壁画彩塑等文物的本体安全预警、环境调控支持以及原真性永久记录和沉浸式展示,让多处文化遗产地在科技护航下绝美长存。

在人工智能理论领域,潘云鹤院士作为人工智能2.0核心理念的重要推动者,早在2015年就提出“人工智能2.0”概念。

他组织和主持了《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

他还提出“视觉知识”“多重知识表达”“群体智能的结构模型”和“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AI”等新方向,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

科研之路解码

潘云鹤院士的研究成果,从多维度为其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