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9章 从湖北武汉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自动控制专家桂卫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丰富的教育资源,集中了众多优秀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

尽管桂卫华后来就读的襄樊市第五中学不在武汉,但武汉整体优质的教育环境对周边地区也有着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而且,武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学术交流频繁,这为桂卫华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他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思想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这为他在自动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桂卫华出生在武汉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工人家庭通常具有勤劳、朴实、坚韧的品质,这种家庭氛围培养了桂卫华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

同时,铁路工人家庭也可能让他较早地接触到一些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理念,对他日后选择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启发。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

这样的城市发展背景为桂卫华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研究对象。

他可以深入到各类工业企业中,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这对于他在有色冶金自动化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求学之路

1968年12月,桂卫华上山下乡到湖北省谷城县新店公社插队落户,两年后被招工到湖北省丹江铝厂工作。

1972年4月,桂卫华被推荐进入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组建为中南大学)自动化系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学习。

1978年10月,桂卫华考入中南矿冶学院自动化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1年10月,桂卫华以全校研究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6年4月,桂卫华被公派前往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进修深造,从事动态大系统解耦和调节的递阶结构以及机器人控制的研究。

求学之路解码

桂卫华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桂卫华上山下乡和在丹江铝厂的工作经历,使桂卫华深入了解了基层生产实际。

这让他在日后的学术研究中,能够紧密结合工业生产需求,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落地应用打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