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2章 从山东威海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导弹技术专家邹汝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研方向上的选择和布局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邹汝平担任院长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兵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体系建设。

这加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之间的衔接,优化了科研资源的配置,建立了更加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研究院的整体科研实力,也为他自己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保障。

邹汝平担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后,他负责统筹规划集团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和重点项目布局,引领整个兵器工业集团在多用途导弹技术、精确打击武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他组织开展武器装备与技术体系策划、顶层设计工作,有力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兵器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这一职务上,邹汝平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内外兵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和合作,提升了他在国际兵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荣誉,也为我国兵器工业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合作机会。

院士科研之路

邹汝平院士是我国着名的多用途导弹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多用途导弹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工作。

邹汝平院士主持完成“红箭 -10”项目。

这是我国首型可精确打击各类坦克装甲、坚固工事及低空飞行目标的一体化先进多用途导弹武器系统。

邹汝平创建了国内首个光纤图像寻的制导系统。

该系统具有攻击目标种类多、信息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先进技术特质,实现了精确制导武器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关键部件的自主保障能力。

该系统在我军反坦克导弹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陆军主战装备性能得到跨代提升。

邹汝平担任北方工业展台的远程制导火箭——火龙280A项目总师(后转为项目的行政总指挥)。

该项目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立以来自筹经费研发的最大项目,事关集团新领域的拓展。

邹汝平提出从产品体系、技术体系、人才体系、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考虑项目,为项目成功奠定基础。

他带领团队突破关键技术,使火龙280A发动机口径达到前所未有的尺寸,并最终取得成功,在国际上引起关注。

此外,邹汝平院士还先后主持完成车载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