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的影响力。
郑津洋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第一层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科研经费、资源和平台。
这些支持使他能够组建和带领科研团队,承担更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同时,这些荣誉称号也提高了他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学生和科研人才加入团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郑津洋担任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和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等领导职务,不仅锻炼了他的团队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还让他能够从更高的层面规划和推动学科发展。
他可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承担更大的科研项目和推动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院士科研之路
郑津洋院士是我国着名的高压容器和管道专家,主要从事氢能储运装备、深冷压力容器、柔性高压复合管和氢安全研究工作。
在氢能储输装备研究领域,郑津洋带领团队提出以抗氢脆焊接薄内筒为核心的全多层储氢容器设计思想。
该思想解决了高压储氢装备单台容积小、钢制容器用高强度钢对高压氢脆敏感、复合材料容器成本高等问题。
郑津洋院士建立了针对这类储氢容器的设计方法,形成制造过程中提高容器抗氢脆性能的技术,牵头制定首部储氢高压容器产品国家标准。
郑津洋院士团队发明了小孔内置式曲面耦合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解决全多层储氢高压容器氢致损伤无损检测难题。
该成果用于我国氢能高压储运全领域,使我国储氢压力从35MPa跃升至国际先进的98MPa,系列设备在加氢站建设、自主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华首座加氢站建设等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高压氢脆防控研究领域,郑津洋院士团队基于产业需求,攻克高压氢气密封、加载杆轴向力平衡等关键技术,发明了140MPa快开式材料高压氢脆原位检测装置,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有在140MPa压力下开展高压氢脆科学研究能力的国家。
郑津洋院士团队对6种常用金属材料,在5至140MPa的高压氢气环境中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