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2章 从黑龙江穆棱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水声专家杨德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div class="tt-title">第362章从黑龙江穆棱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水声专家杨德森

院士出生地

杨德森院士,1957年4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县,籍贯山东省费县。

穆棱现为黑龙江省所辖的一个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

穆棱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东汉以后,为肃慎的后裔挹娄。

北朝时,这里属勿吉疆域,唐朝渤海时期,这里为牧马场。

明永乐四年,这里设麦兰河卫,隶属奴儿干都司。

清同治二年开始近代开发,光绪八年设穆棱河屯田局,光绪二十八年设穆棱河分防知事厅。

1946年2月1日成立穆棱县民主政府。

1954年穆棱县改由黑龙江省管辖,1995年4月,撤销穆棱县正式设立穆棱市,由牡丹江市代管。

穆棱人文底蕴深厚,境内有小四方山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台山古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生地解码

杨德森院士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现已改为市),该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穆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茂密、河流纵横。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能培养了杨德森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出他对科学的兴趣,为他日后在科研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穆棱有着质朴、坚韧的地域文化。

这种文化氛围可能使杨德森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勤奋努力、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这也助力他在科研道路上面对重重挑战时坚持不懈。

穆棱当地的学校教育为杨德森提供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平台,培养了他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

穆棱市重视教育的传统,让他在早期教育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院士求学之路

1975年7月至1978年3月,杨德森在黑龙江省穆棱县穆棱公社大屯村工作。

1978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杨德森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大学本科,1982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杨德森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4月毕业并获得硕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