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建奴一个月的时间撤离。
一个月之后,三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使得整个建州,不可再见到一个建奴!”
“是,谨遵大将军将令!”
……
辽东的战事,以建奴投降,举族迁出建州为代价结束。
与此同时,则是捷报如雪花一般,一封一封的飘进大魏京城,飘进皇宫,落到宁康帝的案头。
宁康帝,近日来心情大好,连气色都红润了一些。
因为等了两个多月,他终于等到了贾琏的亲笔书信。
信中贾琏将他抵达建州之后,如何行军,打了多少次大小战役,取得了哪些战果,都一一向他阐明了。
捷报不长,没有洋洋洒洒的文字,也没有对于战功的大书特书,有的只是平铺直叙。
但或许是因为他等贾琏的这封捷报等了两个多月才终于等来,让他在看见的第一眼,不但增加了可信度,还有一种开口即王炸的效果。
据大明宫内值班的太监传言,当日看了荣国公、平辽大将军的密奏之后,一向不苟言笑的宁康帝,竟然高兴的拍了自己的大腿,笑言道:“果然没看错这小子!”
当然,贾琏不为自己表功,自有水溶等辽东战局的“二道信息贩子”为他大书特书。
而且,这些二道信息和贾琏的亲笔奏疏还不同。
贾琏的奏疏是以密奏的形式传回京城,而一般来说,捷报是不需要密奏的。
甚至在进城的时候,传信使便会一路高喊主要内容,要的就是广为人知。
这也是当初霍昭挺进辽东,连战连捷的事情,那么快就满京城尽知的原因。
所以,辽东大胜的事实,早就在其余辽东官员和将领为贾琏歌颂功绩的时候,已经人所共知了。
这一日,宁康帝处理完政务,照样哪都没去,就在南书房等着,想要看看今天是否还有什么新的消息。
贾琏给他的密奏,是在海湾大胜,一举打残建奴主力之后书写的。
虽然知道贾琏应该没有夸张的成份,但是因为霍昭的前车之鉴,在建奴没有彻底投降或者议和之前,宁康帝下意识的还是有一些担忧。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后续。
忽见戴权满脸笑意的走进来,回禀道:“皇爷,内阁和六部的大人们都来了。”
“他们来做什么?”
经过一番铁血的洗礼,如今的内阁和六部,早就大换血了。
之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