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留过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95章 礼部试(1)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做买卖,走私大宋铁器、铜钱、丝绸、茶叶的人也不在少数。

陕西转运使范纯粹曾统计过宋夏贸易,最后他猜测,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宋夏贸易额,是通过走私进行的。

而参与走私贸易的人里,既有大宋西北士族,也有将官,更有地方上的形势户。

比如河东的折家、鄜延路的种家、熙河路的姚家,就都参与其中。

而且,买卖都做的很大!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自然是因为,宋夏关系错综复杂。

越是边境地区,就越是纠缠不清。

就拿折家来说吧——折家固然和兴庆府的兀卒不共戴天。

但,折家人和生活在麟州、府州边境之外的许多党项部族却是亲戚。

亲戚之间,互通有无,非常正常。

更不要说,折家人还肩负着打探党项虚实,探知西夏内情的使命。

这就更是得亲戚们配合、协助了。

所以,折家人在边境走私,朝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他们不做的太过分,无论是宫中还是都堂都是纯当无事发生。

折家如此,种家也如此,姚家更是如此。

所以西军中也就有了折家军、种家军、姚家军的说法!

宋夏边境如此,宋辽边境就更复杂了。

旁的不提,那幽燕汉人世家和河北士大夫家族、勋贵家族之间,自古以来就互相联姻,彼此都是亲戚。

如今虽然分属两国,不再联姻,可打断骨头连着筋,私底下谁也不知道这些家伙有没有偷偷联系?互相往来?

反正在过去宋辽边境榷市贸易,基本上就是河北勋贵们和幽燕汉人世家在垄断。

想到这里,刑恕便猛然一惊,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因为他想起来了——慈圣光献的曹家还有当今太皇太后的高家,可都是河北的!

所以啊……

官家心里面清清楚楚呢!

便老老实实的道:“臣领旨!”

“恩!”赵煦不知道刑恕心中的想法,吩咐道:“学士记得,仔细在新科进士的文章中拣选一番……”

“挑出写的最好,词汇最华丽的那一批人的文章,抄录好后送去辽地!”

“不止是辽上京,辽南京、西京、东京,也都派人去送一送,宣扬宣扬!”

“要使辽国上下,皆知我朝文章之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