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留过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86章 元祐革新(4)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找到几句痛斥士人务虚,鞭笞士林风气,痛彻科场弊病的文字,不要太容易了!

赵煦要做的,无非是这里摘一句,那里截一段,然后将之缝合起来罢了。

就问你——这是不是司马光的原话、本意?!

“左相吕公,更是屡次上书,言及科场之弊,以为‘以言取人,不足以尽人之才’诚为当今之弊,学者之陋!”

吕公著,是大宋科举的改革急先锋。

当年,熙宁变法,罢废诗赋,而用经义取士,就是吕公著和王安石携手同心,一起促成的。

这也是当年变法的时候,唯一的一件得到了旧党广泛支持的新法。

至于后来,为何旧党要反对了?

自然是因为王安石上车后把车门焊死——把经义取士变成了以王安石新学取士。

故而,这许多年来,吕公著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在批判着现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这‘以言取人,不足以尽人之才’,就是吕公著所批判的重点。

群臣听着赵煦的话,却是心思各异。

蒲宗孟第一时间就欢天喜地的表态:“陛下圣明,臣以为,先帝、司马温公及左相所忧,诚乃当今天下之弊也!”

“若陛下去弊除新,天下当欢欣不已!”

吕大防在沉吟片刻后,代表了清流派表态:“奏知官家……臣听说,以文章而言,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若自政事而言,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

蒲宗孟顿时瞳孔紧缩。

章衡、范百禄、王子韶,则是神色各异。

因为他们都知道,吕大防在引用的是谁的主张?

苏轼!苏子瞻!

这是苏轼去年以‘东坡居士’的马甲,投稿汴京义报的文章。

“可是,祖宗以来,虽知如此,却依旧以此取士,不曾罢废!”

“何也!”

“盖科场取士,只是为国选人而已!”

“选人,则以德、行为标杆,盖以此求道德之士,忠贞之臣!”

“至于其才干如何,自有磨勘叙迁之制,吏部左右两选论之!”

不得不说,大胡子确实是很会看问题的。

对封建专制皇帝来说,科举取士,用什么体制有区别吗?

答案是:没有!

所以,后来的明清以八股取士,照样可行!

至于什么八股禁锢思想,导致社会停滞,国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