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门下后省留稽查簿;六部留底簿,以簿册稽核之法命官员上报进度,虽有监督之效,但也生官员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之心,甚至于唯上是从。”
“两位平章军国重事也有不同意见。”
章越道:“皇太后所言极是,条章文字是藉以通言语,备遗忘耳,并不足恃。”
“故有云天下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似辽效本朝制钱钞之法,自以为每年可得钱无数,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这就是得其文,不得其实。”
章越说到这里,太后和天子都是莞尔。
辽国政治在大宋朝堂已是成为经典段子和笑话。
耶律洪基变法以来,如今辽国摸着大宋过河,耶律洪基东施效颦王安石,但最后怎么学都学不像。
这一次辽国攻宋没取得什么战果,与耶律洪基变法搞得辽国民怨沸腾也有关系。
章越道:“当初荆公变法能成之要,在于先易风俗,立法度。”
“臣当年制策上仁宗皇帝,欲行变法必先强本,而强本之要在于中央集权。”
“这些年来,朝廷一直循此道路前行。臣观五百年后,中央集权只会比如今更甚。“
天子道:“那辽国之失在于制度不能集权之故。”
章越道:“启禀陛下,制度还是流于其表之故,制度自意识形态而来,意识形态自文化而来。”
“胡虏没有百年运,辽国立国两百年,虽补以汉俗以治其国。始终不过得其形罢了。”
“不过本朝制度虽能集权,可所失也在如此。”
天子道:“朕愿闻其详,卿直言明治乱兴亡之道。”
章越道:“陛下,家国兴亡,首在于治吏;朝廷兴衰,功在于财政。”
“而治吏首在公与廉,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只要世道上吏治不清,贪官为害。”
“其次在于朝廷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官吏就能治。”
但见天子徐徐点头,帘后太后也是满意。
“至于财政,朝廷当量入为出。先帝之所以变法,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财赋不足,入不敷出。这财赋皆出自百姓,管子收山海为国有,可山海不也是百姓所有?但臣只见取之于民,却少见用之于民。”
“变法之道既要从主观而行,也要从客观而为。”
“荆公大才,然臣不管初衷有多好,但不能落地,民不以为便,终究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