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考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官员多有建言献策,不少都是真知灼见,但到了有司都画一个‘可’。”

“恕下官愚昧,不知可字何意?要不要行?要不要办?最后一个可字,还是束之高阁,不责其果,不责其效,最后再好的建策,都成了一纸空文。”

“甚至朝廷明旨下文了,下面官员也是不行,尽管朝廷再三谆谆教导,下面官员皆恒作恭顺之状,但转头就丢在一旁。”

章越听闻也是好笑。

改制就是这般,你对抗的敌人,好像不是具体的一个人两个人。

但你又好像每天都在与空气打架一般。

这些年自己亲手任用,拔擢的官员还相对好一些,但那些不是自己派系的呢。

其实对于不听从的官员,也有各有理由。比如有能力的,如粟三度拒绝华野渡江的要求,这换了任何一个人谁敢,但最后还是尊重粟的请求。

因为这是对能力的尊重,这样反对是可以允许的。

可是大宋的问题,就是下面这般人太没执行力。

所以章越在改制初定之后,祭出明朝‘考成法’这大招来。

就好比你造车,之前造的是车子,考成法就似一个引擎,没有内外配合就是行不通。

事要一步步来,饭要一口口吃。

想到这里,章越肃然言道:“仆以为王右丞之意可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下面官员闻言都敬畏地听着。

“若询事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虽使圣君明臣,也不足以有得绩之效!”

“要如何言之必行,行之必果?仆以为此法可行!”

……

章越这日都堂上所言,被抄录到邸报。

而身在钟山归老的王安石,坐在毛驴旁正缓缓翻阅。

等到他读到‘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王安石不由身子一震,自言自语地道:“此考成法甚好啊!”

“为何老夫当初没有想到!”

说完王安石遗憾之情露于言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