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64章 时代需要缔造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线电话,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闪电七号’的低温续航必须突破600公里,充电速度要比现在快一倍。

伊万能在火焰山晒罐体,我们马上能去根河的冰窖里测电池。”

深夜的研发中心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围着零下30℃的模拟舱争论不休。

王丽娜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兜热包子。

“别盯着氢燃料的优势钻牛角尖。”她咬了口包子,指腹敲着屏幕上的对比数据。

“他们加氢快,但我们充电网点多,他们排放水,我们就能回收电池余热供暖。”

“下周去漠河,把电池包埋在雪地里冻72小时,我要看到真实的衰减数据。”

王楠楠小声说:“王总,您这身体……”

“我身体好得很。”

王丽娜瞪了他一眼,却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

“当年我怀老大的时候,在车间盯了三个月生产线。新能源这行,慢一步就是死路。”

这话传到伊万耳朵里时,他正在给“双能四号”的氢燃料电池做压力测试。

蒙古族工程师阿古拉举着手机笑:

“王总说要在漠河冻电池呢,咱们要不要去凑个热闹?”

伊万把压力表拧到20兆帕,头也不抬地说:

“告诉她,储氢罐在-50℃的密封性能数据我们有,免费送。”

他顿了顿,忽然咧嘴一笑,“顺便问问,她的电动车能拉着蒙古包转场吗?能给棉田脱壳吗?新能源不是比参数,是比谁更懂土地。”

这话像根刺扎在王丽娜心上。她连夜让人改装了五辆“闪电七号”,加了可拆卸的播种机——

这是她从叶茂的棉田订单里学来的。

测试那天,她挺着肚子站在河北的麦田里,看着电动车拖着播种机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宴会厅里,叶风刚结束一场关于“光伏制氢+氢能运输”的演讲。

台下坐着的沃尔沃集团董事长递来一张名片:

“我们的卡车想试试你们的储氢技术,从哥德堡到奥斯陆,能不能让加氢时间比加油还快?”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叶雨泽的视频电话。

屏幕里,父亲正蹲在西瓜地埂上,身后的光伏板反射着碎金似的光:

“丽娜的电动车在河北种麦子了,你那边怎么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