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的屋顶,铺满了战士集团生产的柔性太阳能板……
这些画面不仅代表着商业上的成功,更标志着华夏新能源产业真正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庆功宴上,叶风举起酒杯看向叶茂:“当初你以股东代表身份回归时,我还觉得束手束脚,现在才明白,这双‘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握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奇迹。”
叶茂笑着回应:“这不是结束,而是华夏新能源改变世界的新起点。”
窗外,城市的灯火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恰似他们携手绘制的那幅波澜壮阔的全球新能源蓝图,正向着更辽阔的未来延展。
当叶家兄弟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经济学人》“全球能源变革推动者”专栏时,新的挑战已如暗流般在深海涌动。
中东某产油国突然宣布终止与战士集团的光伏项目合作,转而与欧洲企业签订协议,表面原因是“技术标准分歧”,实则是美资企业在背后推动“能源地缘政治重组”。
与此同时,欧盟以“反补贴调查”为名,对华夏出口的储能设备加征临时关税,试图为本土企业争取喘息之机。
叶风连夜从硅谷飞回华夏,在战士集团总部的全息会议室里,三维投影将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局势以动态图表呈现。
“他们这是想从供应端和市场端同时卡脖子。”
叶风的手指划过中东地区的虚拟地图,“但中东并非铁板一块。”
叶茂则调出外交部最新的情报分析:“沙特王储正在推动‘2030愿景’,他们需要真正能落地的清洁能源技术,而不是政治作秀的合同。”
两人迅速制定出“分而治之”的策略。叶风亲自飞往沙特利雅得,带着由剑桥大学能源研究所出具的独立评估报告,向沙特能源大臣展示战士集团的塔式熔盐储能技术——
这项技术能让太阳能电站在夜间持续供电,完美解决沙漠地区能源供应的间歇性问题。
与此同时,叶茂在京城与来访的沙特驻华大使展开磋商,推动两国签署《清洁能源技术转移备忘录》,承诺帮助沙特建立本土新能源研发中心。
当叶风在沙特沙漠中见证第一座由战士集团承建的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破土动工时,叶茂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
他没有直接反驳反补贴指控,而是展示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
华夏新能源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已超过欧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