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着以芙宁娜公主为首的反动势力的全面剿杀。
哪怕是加里波第本人,此时也承认,现在罗马面对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
但和许多人不同,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除了发自内心的乐观精神之外,他还有别的依据——绝大多数意大利本土的士兵,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民族情绪,他们对镇压罗马的革命者并没有多少热情,相应的,他们自然也发挥不出多少战斗力,不足为虑。
法国人则不一样,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们肯定不会愿意为教廷付出太多代价——所以,只要坚定抵抗,打疼法国人,让他们承受巨大的代价,说不定就可以让法国人退出这场游戏。
如果罗马共和国真的能够创造这种绝地反击的奇迹,那么势必会成为后世子孙们的骄傲,而革命也将再度复兴,并且席卷整个意大利。
这就是加里波第现在的希望。
正是这一缕他自己也知道很渺茫的希望,支撑着他。他用惊人的精力,重新组织前线的防务,并且四处巡视部队,所到之处无不引来将士们的欢呼。
在这个人心动荡的时刻,他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更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他们愿意为了他、为了他所坚守的信念付出生命。
不过,意志坚定的加里波第,不光面对着来自于前线的压力,同样也不得不面对着来自于罗马城内的困扰。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是他已经感觉到,在罗马城内,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个针对着他的阴谋集团。
首先,就在不久之前,有人推举他当城防军的总司令,然而突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蹦出了一群人在议会当中反对他,拿出了各种理由,什么“没有正规军经历”,“常年不在意大利不熟悉情况”之类的。
虽然他们的理由似乎也言之有理,但是这太像是党派斗争了。
在这种情势下,罗马城内的政客们居然还在争权夺利,这一点让加里波第感到无比的悲愤,甚至有点不可思议(他当然不知道,这么多人暗中在排挤他,并非都是因为‘嫉贤妒能’,而是希望消极抵抗,让这场战争尽快结束)。
因为这些人的坚定反对,议会的态度也逐渐松动,最终,他没有被任命为总司令,一个名叫罗塞利的前军官,被任命为了城防军总司令。
加里波第对权位和头衔并不热衷,在他看来,只要有利于胜利,哪怕听命于罗塞利那也没关系。
然而,很快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