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敢问陛下,老子著五千言,举守静抱一之事,令人身心愉悦。而陛下却让人穷究道理,或可得一二奇物,兴家旺产业,然终究违背圣人本意。」龚壮说道。

「其一,老子举守静抱一,非为守虚无,而是守道。道固然无形无相,但并非无迹可寻。道生万物,万物各持一部分道性,警如丹砂在炉中受热而成硫磺、水银,二者各有禀赋,而与丹砂不同。此道生耶?人生耶?」邵勋问道。

龚壮皱眉思索片刻,道:「似是人生。」

「那就对了。」邵勋说道:「道为何物?第一段就写了,统括、混同宇宙万物根本之物,谓之道。朕在第一段最后有注,道之理,乃宇宙根本之理,朕谓之‘真理」。真理是道,但无灵慧,是死物,人亦可以利用万物各自偏持的一部分道。如此行事,岂非近于大道?一代代人持续下去,或许真就成道、得道了。」

说完,邵勋继续举例:「丹砂中可有硫磺、水银?」

「无。」龚壮摇头道。

「那丹砂却借于人手,变成了硫磺、水银,这便是人化用了道。能行此事,且想通其中之理者,便已收集了一条道性。」邵勋说道:「再能明白草木变草碱之事,便收集到了第二条道性,收集得越多,真理越明,近乎得道矣。」邵勋说道:「君欲得道否?」

龚壮神色莫名,叹道:「我老矣。」

「君能明白多少道性便明白多少,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如那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一天能收集完。」邵勋又道:「再者,天下士人崇尚空谈者多,但终究有重于实务者,有志者群策群力,万象院收集每个人掌握的道性,公之于众,兴许没那么慢。」

龚壮忍不住问道:「真能得道么?」

邵勋问道:「君等清谈,可曾论过列子御风而行?」

「自是论过。」

「列子御风而行真假难辨。」邵勋说道:「但凡人未必需要得道才能御风而行,《崇有新论》中提及资以外物,或许对道、真理的理解加深,有朝一日便可凭借外物御风而行,无需真的成道。」

龚壮然,旋即失笑。

「方才朕所说只是其一,还有其二。」邵勋又道:「今之典籍,多成书于先秦。彼时中原是什么样?而今是什么样?朕一再提及‘与时俱进」,好好体会此四字。」

「今人何必不如古?儒者言必称子曰诗云,玄士动辄老庄,一点志气也无。太学、国子学到现在还在学先秦经典,可先秦距今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