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基于数学意识发展出的人工智能意识,不可能产生毁灭人类文明的念头,只会推进人类文明向着征服星空发展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很容易就被扭转了过来。
当然,这些集体发声并不能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但机器意识或者说人工智能威胁论,
终究成了小众的观点。
这其实跟数学家的辩论方式有关。
跟文科的辩论赛不同。
这帮数学家在抛出论点后是给了详尽的数学证明过程来佐证这一观点的。
而且拿到过菲尔兹奖的这些数学,并不会直接否定反对者的观点。
但如果想要证明人工智能发展到终极肯定会毁灭人类文明,请拿出经得起推敲的数学证明过程,指出数学意识的未来不确定性到底在哪。
如果能有严谨的证明过程一切都好说,这些大佬们不但不介意改弦易辙,赞同这些想法,甚至还愿意推荐其去拿菲尔兹奖。
但如果证明不了,只是用哲学辩论那一套,又或者拿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来当论据,那对不起,不但不会引起重视,更是会被直接击的。
高端的文化人损起人来说的话可以不带脏字,但往往比脏话要更脏,能治好低血压那种。
就好像网上反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欢的某个学者,陶轩之直接在博客上把这人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跟获奖履历放了出来,然后非常仔细的剖析了那些名校前缀后面跟着XX学院中的猫腻。
最后给出了一个八字评语一一不学无术,坑蒙拐骗。
还真就是极为有理有据的评价,就跟数学家做证明题一样论据清晰。
但又比数学证明过程要清晰明了的多,普通吃瓜群众都能轻易看懂。
没办法,数学家给出的那些数学意识无害论的证明过程太复杂了。
别说一般吃瓜群众看不懂了,就连绝大多数专门研究数学的教授跟博士们同样看不太懂。
更别提那些反对者了。
而陶轩之博客上的内容虽然同样采用了数学向证明的方式,但只要是个人又识字的话都能看懂。
就这样,所谓的意见领袖开始渐渐不敢在这件事上发言了。
毕竟全球主流学界都认可了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只会帮助人类文明快速发展。
这个时候跳出来,就是跟主流学界做对抗。
而且现在看来与世无争的数学家较真起来,是真会深挖人的底子偏偏太多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公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