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觉得不是。首先意识层面不存在叠加态,所有的选择都是确定态。
而且如果从量子物理去理解意识的决策过程,同样无法省略计算的过程。
请允许我再次强调,意识不需要依靠任何公式去计算,只是凭借经验去挑选出未来可能性的最优结果。
换句话说意识只负责预测,计算是在预测之后的过程。我再举一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华夏有许多的网购节。六一八、双十一,双十二,西大也有差不多类型的线下购物季,比如疯狂周五等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当临近这些折扣季的时候,意识会瞬间判断出在折扣季购买东西能更加节省。
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因为商家跟平台会有各种优惠政策,大脑需要通过计算去找到一种最优惠的购买方式。
大家能理解了吗?意识负责瞬间预测,并给出最优化的选择,然后大脑其他部分才开始具体的计算。
同理,艺术家们突然来了灵感,音乐家脑子里浮现出一段旋律,首先要做的是记录下来,然后针对旋律进行修改。
画家会拿起画笔,先把大概轮廓搞定,然后才开始补笔,作家会记录下大纲,然后开始精修·.—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决策是瞬间做出的,计算是延后且为最优化决策服务的。
但意识就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我相信所有在场的人都一样,当你们在意识里开始最优化选择的时候,潜意识会自动忽略那些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选择!
就好像我最初举的那个例子,当一个年轻人男人看到一个他理想中的伴侣时,他想到了未来美好的婚后生活。甚至可能想到了未来孩子的名字。
但他第一时间肯定不会想到他会用违反道德准则的方式快捷的实现意识中规划的场景。
用数学上的话说,意识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依然是受到限定条件约束的。
这些约束因为人类个体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的不同而不同。
道德约束、法律约束、情感约束等等当然还有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受到的荷尔蒙刺激不同,所以这些潜意识里的约束根本无法被量化。
但毫无疑问,这些约束体系同样属于意识决策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影响看意识的决策树。
我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已经在脑海中给意识下了数学定义了。
在我看来意识在数学上的定义就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