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距离最终迈出那一步已经指日可待。
至于最为困扰数学家的NP完全问题,据说也已经找到了一些方法。
所以乔喻提出了新的理念,陶轩之完全没有那种反感的情绪,而是觉得振奋起来。
如果又是一套新的且极为严谨的数学体系被构建出来,这意味着乔喻又给数学界带来了一整套的新工具。
这也意味着又能将数学推向新的高度。
对于一个真正醉心于数学的人来说,这种报告会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所以陶轩之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做进入这次会议的入场券起码他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说实话,陶轩之觉得这次报告会邀请三千人的确是多了点。
陶轩之并认为现阶段有这么多人能听懂乔喻的报告。
事实上即便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能跟上乔喻思路的数学家也不多。
起码在陶轩之看来,肯定是要少于三千人。
而且还有很多教授喜欢带着学生来参加这种会议。
说实话,陶轩之觉得这对那些学生帮助不大。
毕竟乔喻提出的一些概念极为抽象,对于那些连抽象代数、自守形式跟L函数都还没有完全吃透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太过困难了。
附件里的题目正好可以做一次筛选。
虽然只是简单的了几眼题目,但陶轩之已经感觉到如果不是对乔代数几何跟模态数理体系有着深入的了解,想要解出正确的答案还是有些难度的。
来了兴致,陶轩之也干脆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的开始解题。
一个小时后,他决定收回刚才的评价。
即便是对乔代数几何跟模态数理体系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要费一番手脚。
这道题目中的模态函数非常的「绕」,甚至用到了层级嵌套的技术。
外层的模态函数在非交换环面Tmod上定义,内层则作用在辛格从Sg的截面上———
更别提题目本身还存在拓扑障碍。
原本陶轩之觉得一个小时大概够解决这个问题了,谁知道从早上陷进去开始,直到下午三点才终于把答案给找出来,他甚至都忘了吃午饭。
好吧,看着最终的结果,感受到肚子开始饿得有些泛酸的陶轩之觉得乔喻这次稍微有点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