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之前,都必须一直在镜头之下。
如果离开了镜头,系统就会默认这些调料已经用完或者报废,如果再次使用就会直接触发警报,商家就会受到相应处罚,最高级会被所有外卖平台强制下线。
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将责任精确到个人。
当然对于商家来说,接入到太极云平台明显成本投入会激增。
最初平台做推广的时候,也的确有很多商家抵制。
但市场终究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当所有抵制的商家要么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大吉,要么最终服软,接入平台。
一段时间之后,这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就习以为常了。
其他的还有建材、装修、超市等等行业都是如此。
每款产品从质检完出场开始,都被纳入到云平台的统一数据库中。
对于消费者来说,各种参数标准直接扫描就会有详细的标注。
甚至还能查询到生产负责人跟质检负责人的名字以及电话。
假货上直接用真货的码?
不存在的!
起码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人能够在云平台的监管之下仿造出能够接入云平台数据库的量子标识码。
就算未来真有能仿制出这种用于身份认证的量子标识码的人,大概也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毕竟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能掌握这种技术的人,随便干点什么,那些科技企业开出的年薪起码是千万起步,完全没必要去赚这种要把牢底坐穿的钱。
再加上溯源如此强大,真出了任何问题,想要找到责任人太轻松了,自然以身犯险的人越来越少。
用道德跟法律无法完全约束的领域最终还是通过技术达成了。
当然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现在华夏很难找到那种极为便宜的东西了。
比如外卖价格,刨去通货膨胀之后的价格,也普遍比接入云平台前上涨了大概百分之二十。
但好在这些年华夏处于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再次迈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人们的预期收入激增,这点涨价还在绝大多数人的接受范围之内。
至于那些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赚钱的人,问题也不大。
经济向好,地方上也有钱了,总能让所有人都能吃得上一顿饱的。
尤其是各地同样被纳入太极云平台监管的普惠食堂的建立,足以满足低收入人群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