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尤其是那些能被选中加入奥赛的新一代。
学起来都这么难了,把这玩意儿创造出来的人那脑子该是什么样?
所以这几年,每年乔喻给燕北华清两所学校理学院的天才孩子们做宣讲的时候,从来都是座无虚席。
在燕北跟华清理学院待过的都知道,天才的世界们其实挺不和谐的。
毕竟每个人都是眼高于顶的存在。
虽然可能不会刻意表现出来,但平时打交道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给身边同伴巨大的压力。
偏偏这种巨大的压力才是最为致命的,资质稍微普通一点,就会逐渐开始变得郁郁寡欢。
尤其是那些通过高考进入学校理学院的,在这些竞赛生面前往往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这种看似平时生活非常正常,没有太大压力,却被期末绩点跟同学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地方,其实压力才是最大的。
被打击到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者每年都有。
没办法,燕北跟华清是有底气因为绩点长期不达标直接给学生发学术警告函,乃至直接给劝退的。
当然这些在高等大学里备受打击的家伙,重新回到社会上,往往会很快找回信心—
只能说环境太影响人了。
此时乔喻在做的,就是增强这些新生中最重要一批人的信心。
至于那些不太重要的—
其实乔喻一直觉得如果不适合做科研,尤其是想搞基础数学跟基础物理的,
但没有太多资质的,完全没必要走上这条路。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主题是,关于基础数学跟基础物理的研究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只要涉及到基础这两个字,往往就离实际应用极为遥远。
并不像做应用研究那样能很快就看到回报。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毫无用处的。
不止如此,做基础性研究还很难,非常难!根据统计当代百分之九十做基础研究的数学家或者理论物理学家,一辈子都是碌碌无为。
所以我每年都会告诉跟你们一样的学生们,如果现在感觉到学习有难度,要非常努力甚至彻夜刷题绩点才能勉强达到A的同学们,不要选择做基础性研究。
哪怕是家里有矿最好也不要选。当代世界的研究方向很多非常广阔,你们应该选择朝着应用向发展。
但如果同学们感觉有那个天赋。或者我们直接给出一个量化标准,你们很轻松就能掌握本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