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不一步到位,直接证明到2?你又不缺钱,难道还想多刷几篇论文?」
乔喻看完论文,看着余伟问道。
余伟收回发呆的目光,无语的看向乔喻,半响才忿忿不平的开口说道:「谁不想直接一步到位?但密度函数的分布分辨率不够,受到光滑性限制。
这就导致在高密度区域的梯度过小,更小的间隔没法处理,而且灵活性也不够.而且这些我都写在结尾部分了啊!」
我怎么知道你结尾写的那些是不是真心话?也可能你们是故意在这篇论文里夸大困难,然后下篇论文直接解决问题啊,这样就显得自己很有能耐,不瞒你说,我就经常会想这么干。」
乔喻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余伟张了张嘴,发现这方面完全没法跟乔喻讲理,于是干脆直接问道:「所以你觉得这篇论文能不能直接发了?」
乔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一「你这么着急干什么?话说这篇论文的一作跟二作你们准备怎么分配?或者说你跟陈教授各自的贡献是什么?」
「我提出了模态谱流形的局部等距性质,但是我没办法证明其在嵌入映射下的连续性。然后开始跟陈教授一起讨论。
包括对模态密度函数进行重构,跟利用模态路径的核积分特性验证等距关系收敛性这些都是陈教授的想法。
所以陈教授的意思是,这篇论文我们完全可以共一作。不过我觉得陈教授应该是觉得我跟你关系不错,才这么提议。严格来说我的贡献没那么大。」
乔喻点了点头,又好奇的问道:「那陈教授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余伟实诚的答道:」「陈教授说他有一个猜测,但让我别跟你说。」
乔喻直接冲着余伟翻了个白眼余伟想了想,说道:「好吧,他说之前跟你做过一些讨论。这篇论文很多灵感,也是跟你讨论出来的。他觉得你能独立完成这个证明,所以不太好意思来。」
果不其然,乔喻就知道,搞数学的就没一个良善之人,都是一堆心眼子。
不过说实话,能够跟教授一起把论文完善到这种程度,余伟还是很让他刮自相看的。这家伙好像也没有1MO期间表现的那么智障。
「主动提出共一作说明老陈还挺有良心的。行吧,不过既然论文已经做到这一步了,直接发表还不如干脆推到2吧,然后直接投Ann.Math。不瞒你说我跟Ann.Math的主编洛特·杜根挺熟的。」
乔喻直接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