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的。哎,前段时间我经常会想起第一次见到他时的画面。谁敢想这才两年时间,他的成就已经超过我了。田言真太幸运了。”
说到田言真袁正心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自己教出的这个学生,虽然不至于说什么本事都没有,毕竟能在四大顶刊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的数学家肯定不会是蠢货。
但袁正心一直觉得田言真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不过这运气,的确是极好的!
如果当时是他先发现乔喻该有多好啊!那孩子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啊!
不过敲定这事之后,袁正心又正色说道:“不过有一点。这次之所以不让乔喻直接确定人选,是因为这个项目的保密等级比较高。
所以还需要对候选人进行一些核查。所以我也只是推荐,最终能否进名单,得看相关部门的核查结果。我不能保证。”
张树文,点了点头,笑道:“嗯,这个我知道的。不过泽峰这块应该没什么问题。他也已经回来很久了。”
“嗯,那现就这么说吧。让他好好准备。”
……
连张树文这种刚回华夏的大佬级人物都会被请托,就更别提田言真、薛松跟陈卓阳,这些在乔喻身边的人了。
田言真是乔喻的导师自不必说。
陈卓阳跟薛松则是众所周知跟乔喻合作很久的人。
陈卓阳跟乔喻的论文可是发在同一期的《数学年刊》上。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至于薛松就更不用说了。
解决黎曼猜想的世纪论文上,乔喻专门的致谢一段就感谢了薛松,而且还是那篇论文上唯一感谢的人。
更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到菲尔兹奖后,专门感谢过的人。
虽然两人不可能影响科学院跟科技部的人选决策。但他们能在乔喻面前说上话。
即便这次情况比较特殊,人选不能由乔喻直接决定。而是由科学院这边先根据乔喻提出的需求拟定初选名单后还要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核查。
但乔喻作为项目发起者跟主持人,自然也是有推荐权的。
结果就是两人都不堪其扰……
尤其是陈卓阳。
倒不是找薛松的人少,而是薛教授这人本来就不太喜欢交际。在余江大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做自己的研究。
而且老薛的脾气很硬。有人找到他这里,一句“这事我真没办法”就直接给顶回去了。
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