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当然能听出这是他在MIT时的导师,拉里·古斯的声音。
作为曾经这位古斯教授的学生,他更清楚拉里·古斯这些年一直在跟母校的詹姆斯·梅纳德教授一起研究黎曼猜想。
前两年两位教授针对黎曼猜想的研究还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更具体的说就是两人用更精确的方法改进了对零点分布和大值行为的理解。
这是一个理论上至关重要的结果,因为从数论的角度来说,这一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黎曼ζ函数的核心性质、验证黎曼猜想,以及研究更广泛的数论问题提供了更强大的基础工具。
约翰·亨利还专门回去听过讲座,两位大佬的确引用了新的方法,包括更精确的泰勒展开技术,更高阶导数的估计,以及改进后的解析延拓技术……
但显然这距离完全解决黎曼猜想这个问题还很遥远。不过话又说回来,两人的工作还扩展到了其他的狄利克雷级数。
同时自家导师好像也是编辑委员会中的一员,所以接到这通电话,约翰·亨利一点都不惊讶。
“是的,古斯教授,我刚刚看到这篇论文刷出来就立刻认领了。您知道的,这时候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盯着后台。”
约翰·亨利颇为兴奋的说道。
“是啊,我刚打算领取这篇文章,结果一刷新就没了,你的手速很快!不过你初审最好快一些,我跟詹姆斯可以成为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嗯,抢了导师的初审权,约翰·亨利还是挺得意的。甚至他觉得自己肯定比导师更有资格初审乔喻的这篇论文。
虽然自家导师跟詹姆斯·梅纳德教授这些年一直在针对黎曼猜想进行研究,但他们对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研究,说不定还没他深入。
这种跨学科两者结合的文章,初审就需要他这种两边都懂一些的。
“放心吧,古斯教授,其实我抢下这篇文章后脑子里想到的前两位审稿人就是你跟詹姆斯教授。我这边会尽快的。”
果然,勤劳的鸟儿总是有好报的。
挂了导师的电话,约翰·亨利便直接下载了论文。没办法,自家导师要求他快一些,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很快约翰·亨利便陷入进论文的奇妙世界里。乔喻的论文让他想到了数学界关于黎曼猜想的一个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休·蒙哥马利合著名物理学家戴森的一次偶然交流,然后发现,控制随机矩阵和原子光谱的同一普适性规律也适用于ζ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