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除了因为这套体系本身所具备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能力之外,更在于它能统一那些繁杂的数学符号问题,也是受年轻数学家追捧的原因。
所以在薛松看来,乔喻现在多少有些不务正业。谈谈恋爱还无所谓,但掺和计算方面的事情,完全没那个必要。
反正换了他是乔喻现在要做的肯定是继续深化研究这个体系,开拓出更多的模块,顺便解决尝试解决几个大问题,奠定自己在数学界的地位。
万一国外那些团队后发而先至,乔喻失去了这波热潮的中心位置,那可真就太可惜了。
当然薛松的意思也不是航空项目不重要。主要是做事情要分清楚轻重缓急。比如乔喻的发展路线明显应该是偏向数学的。
所以如果乔喻说是,他就打算劝谏一番。只是乔喻的回答让他熄火了……
“没有啊,其实那边的计算问题很简单的。主要几个模块其实都已经设计好了。具体的工作陈师兄他们在负责。
所以其实我最近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如何解决黎曼猜想这块。我有种感觉,已经距离解决这个素数问题很近了!你知道的,我本来是不打算做这个问题的,哎……”
乔喻回答道。
实话,他本来是没打算做黎曼猜想的。这个课题不但太大,而且也没法直接告诉每个人一个特定素数的位置。
甚至证明过程可能会让寻找素数更简单,而加强RSA加密之类的算法。
比如可以更容易生成更大、更安全的素数,用于防止现有的密钥长度被轻易攻破。
而且目前乔喻还没从这一过程中寻找到更有效的大整数分解算法。在数学层面上,数域筛选法依然是最有效的大整数分解算法。
至于谷歌搞出的所谓量子芯片,用Shor算法来对RSA密钥产生威胁暂时还处于理论阶段。毕竟量子芯片稳定运行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当然乔喻觉得自己说的很真诚,但落入他人的耳中只能说冷暖自知了。
直接噎得薛松连自己刚才还想说点什么都忘了。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黎曼猜想。
“嗯,黎曼猜想是吧?很近了?有多近?很快就能解决吗?”
“不知道啊。我正在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这涉及到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不过薛老师,你应该知道的,到目前为止我的感觉还没错过。”
说完,乔喻觉得不够严谨,又赶忙找补了句:“不对,我说的是在数学上的感觉还没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