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
但是实验室的数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比如数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甚至意义可能并不直接显现,如何在分析中准确对数据进行定位呢?”
乔喻想都没想,便开口反问道:“所以为什么模态空间需要有明确的几何结构呢?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数据的确是无序的,甚至是杂乱的,但空间上有序的啊!看,明显了吧?”
说完,乔喻一脸真诚的摊了摊手。
“乔喻,好好回答,别明显来明显去的!”旁边田言真很不给面子的开口说了句,大概也是实在拉不下面子了。
乔喻愣了愣,然后看了自家导师一眼,然后决定老实一点。
“嗯,好像的确没那么明显。这么说吧,实验数据可能很多,投射到模态空间后就会维度太多,我们就可以先通过降维技术,找到数据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用这些参数作为模态点的坐标。
当然也可能出现实验数据存在缺失值的情况,那就采用插值、拟合等等乱七八糟的方法填补,首先确保每个模态点能被完整描述。然后重复上一步进行降维操作。
总之我们要的就是把数据在模态空间中被系统化,这样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然后低维投影部分就是我们需要的且具备一定规律的数据了。”
这次乔喻觉得自己应该是回答的很详细了。反正原理是讲的很清楚了。
如果还往深了讲,那就是涉及到很具体的实验室细节跟各种参数权重的函数设计。一时半会根本讲不清楚的了。
乔喻看对面的师姐依然微微蹙着眉头,感觉她大概率还不是很明白具体如何处理。
不过这才是正常的。
再怎么认真读过他的文章,也不可能跟他的陈师兄相提并论吧?
陈卓阳可是从这套理论诞生的时候,乔喻便开始手把手的教师兄那些概念给证明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数值的验证。
即便如此,处理实验室数据的时候,他已经把具体的函数都推出来,具体操作的时候,陈师兄还是打电话请教过他好几次。
当然,这也跟整个处理过程比较抽象。陈师兄抽象思维这块,又恰好有所欠缺有关。
如果这位张晓师姐真的听他说说原理就能完全搞清楚思路的话,那他应该不会完全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毕竟这可是燕北大学,不存在这么牛的人被埋没的情况。
“哈哈,听不明白吧?”陆教授笑着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