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结个善缘对他以后肯定是有益的
不单是这套分析系统。以后他可以评院士的时候,说不定那个时候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说句话,比很多教授都有用。
不过这件事他肯定不会跟马博涛通气的。大家关系还没好到这个份儿上。这个项目的顾问费似乎可以多给一点。
尤其是如果马博涛也决定请乔喻做数据分析的话,起码这次他给的肯定不能比这家伙少。
当然这一块张左琳还真有优势,毕竟有钱是真能任性。哪怕是高校圈也一样。
跟完全靠工资跟讲课费生活的教授不一样,他在外面的两家公司光是靠专利授权都已经能过上很好的生活,对钱这块还真没那么看重。
而且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越不缺什么的人,总是比那些缺的人更容易得到。
比如钱流动的方向总是从缺钱的那边朝着不缺钱的那边涌动。就连银行最喜欢做的事情,都是把钱贷给有钱人,而不是没钱的……
张左琳就一直在被这个问题困扰着。他已经不缺钱花了,他现在有更高的追求,想在世界学术界证明自己的价值,搞几篇重量级的论文出来。
但这种能尽情证明学术价值的项目他接不到,毕竟这类项目,就算他做成功了,也不能随便发表论文的。
想要一条心搞研究,甚至自己贴点钱都行,但每年都有各种能赚钱的合作项目主动找上门来。
这特么能找谁说理去?
至于马博涛自然更没意见了,毕竟他就不是来吃这顿饭的!
来的时候本就想着万一没收获,一定要去实验室看看来着。刚刚刘浩介绍的内容,更是把他好奇心都吊起来了。
于是立刻附和道:“我早就吃饱了,先去实验室吧。早就听说左琳兄的实验室搞的好了,这次正好去见识一下!”
张左琳微笑着点了点头,冲着刘浩大气的说道:“马教授不是外人,等会去了实验室不要藏着掖着,显得小家子气,数据尽管给马教授看。”
刘浩看了乔喻一眼,笑着应了下来。
正如乔喻判断的那样,能在燕北大学读研究生的,就没有蠢人。
……
很快几人就回到了实验室,今天的三十份样品也已经全部处理好了,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一步测试。
毕竟要测试的不止是初始性能,还有各种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
三个人回到实验室之后,马博涛果然半点都没跟张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