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只要用他的方法在这个简单模态空间中,最终测试并通过公式转化后的结果,跟这些数学家推出的结果相符就足以说明这一框架的正确性,以及应用前景。
怎么说呢……
虽然说前人的研究成果,属于已经把果树底下的果子给摘光了,让后人只能登上梯子才能去找到果实。
但起码这些已经摘下的果子可以给后人在攀爬的途中充饥,支撑他们爬到更的位置去寻找更丰硕的果实。
总之,乔喻就是这么理解的。
所以最后跟陈师兄交代的时候,语气也格外语重心长:「陈师兄,这篇论文怎么写你大概有谱了吧?」
电话里,陈师兄立刻回复道:「放心吧,小师弟,你都说到这种程度了,我要是还搞不定,明天我就自己去找一块豆腐撞死!」
「不光是要能写好,关键是效率啊!陈师兄这次可不是为了我,或者为了咱们课题组,是为了你能在学校里抬起头来做人!
我可是直接为了你专门给Ann.Math的主编杜根教授打了电话的。原本我打算论文写的更完整的,现在也为了你要去掉很多已经完成的内容,所以一个月,有问题没?」
「放心吧,小师弟,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一个月,咱们就一个月!」
「嗯,那加油吧,陈师兄,你也不用每天给我发进度了,一周一次就行了。加油!咱们争取这学期结束之前论文就能上刊!」
「不说了,小师弟,我先去干活了!」
「去吧,去吧!」
挂了电话,乔喻能感觉到陈师兄此时的驱动力有多足。
果然,人还是要适当的逼一下,不然大概陈师兄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潜力有多大。
当然也需要找准方法。
最重要的是,乔喻相信等他跟陈卓阳的这两篇论文真的在Ann.Math上发表之后,老薛大概也会坐不住了。
然后就会有更强烈的斗志。起码据乔喻在燕北大学文献资料库搜索结果,老薛虽然论文发了不少,但也没有文章发在公认的数学四大顶刊上。
这突然被课题组的陈师兄超过了,竞争意识不就来了嘛……
这样到时候他在群里再说什么,起码就有两个人会及时响应了。
至于乔曦……
好吧,乔喻很清楚这种竞争意识对于自家老妈大概率没什么用,她压根不在乎这些。
不过无所谓,乔喻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乔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