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渔船接收到信息后,立马变换了阵型,四散开来,各自探测。
叶耀东盯着鱼探仪的扫描图像,调整增益旋钮,图像立即清晰起来,鱼群分布在50-80米水层,厚度约30米。
他按下驾驶台上的警报按钮,短促的汽笛声响彻整个船队。
“准备下网。”
甲板上顿时忙碌起来,船员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各就各位。
有的检查拖网网衣的每一个结节,测试液压绞机的压力表,轮机长监控主机转速。
叶耀东等着一切都就绪后,调整好渔船的行驶速度,拿着喇叭一声令下。
“放网!”
船尾的液压吊臂缓缓将巨大的拖网送入海中。
网口两侧的钢制沉子像一串巨大的念珠,在入水时发出沉闷的“扑通“声。
橙色的浮子随即入水,在波浪中起伏。
叶耀东盯着网位仪,看着渔网慢慢下沉到预定深度。
绞车上的钢缆不断放出,计数器显示已经放出280米。
“网位正常,开始拖网!”
他以3节的速度缓缓前进,主机的轰鸣声低沉有力,螺旋桨搅起的尾流在湛蓝的海面上划出白色的航迹。
渔船在正常的拖网过程中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注意观察着仪表盘,实时监测网位仪数据,维持网口高度在目标鱼群分布层±5m。
还要注意张力传感器,钢缆受力超过80%破断强度立即调整。
遇强流时,还要增加沉子重量,缩短拖缆长度,维持网具贴底度。
鱼群上浮时,还要通过调节浮子改变网口仰角。
他这驾驶舱都是一堆精妙的仪器,一堆显示屏跟数据都在不停的跳动,复杂的很,不懂的人进来看了只会觉得茫然。
也不只是都得盯着这些仪器,还得凭经验,要根据黑潮流速调整网具下沉深度,确保网口充分张开。
但拖网的这期间也算悠闲,叶耀东提前看了时间,才早上6点,他预计一会儿9点多再起网。
三个小时的作业差不多。
早睡早起,今天早上他4点多就起来了,5月份天气虽然暖和,但是早晚还凉的,尤其在海上,他身上照样还穿着毛衣跟薄外套,等到太阳高挂天空才会脱掉。
底下工人们除了各岗位还得盯哨的,其他的都先去休息了。
等起网的时候,还有的忙活的。
在船上基本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