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被小心翼翼保存了许久。
上面是手写的文字。
工工整整,一笔一画,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认真,像是小学生在练习册上,生怕写错一个笔画般,小心翼翼。
紧接着,一行行文字在他的眼前流淌开来,
同学,你好:
我思考了很久,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称谓,才显得既正式又真诚;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开场白,才不显得突兀和冒味。
最后,还是决定用这种最简单、也最笨拙的方式。
我想,纸媒最浪漫的地方,或许是它可以被折叠、被触摸、被长久地保留,成为岁月有形的证据。
可我的字实在称不上好看,它们总是那么普通,缺乏风骨。我只能尽力让它工整一些,却又不好意思将这封承载着太多情绪的信,真的寄给你。
最终,还是只能以这样电子的方式发送给你。
我想你大概已经不怎么记得我了,所以就不自报名讳了(其实,是有些羞愧)。
我今年已经26岁了,不知道在哪一天,就会被生活的浪潮推着,踏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彻底改变之前,我想简单地与我的过去,做一次总结和告别。
从故乡到燕城,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帝都漂泊到南方的羊城。
这漫长的十年里,我的内心好像只由三件事构成:学习、工作,和你。
我无意给你造成任何骚扰,也不是奢望得到些什么。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曾经有一个人的目光,追随了你好久好久。
不知你是否看过一本书一一《到处存在的场所,到处不存在的我》。
如果非要对我接下来所说的这一切,进行一次最精准的概述,我想没有什么比这个书名更贴切了。
你或许会注意到,周二的操场比往常空旷一些;你会记得,一中对面那家书咖新到的《灌篮高手》是第几卷;你会知道,燕科大食堂一楼的麻辣烫又涨了一块钱;你甚至会被帝都那拥挤地铁里的广播声,分走片刻的注意力。
可是,你大概不会注意到我,
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都曾努力地、远远地窥见过一角。
与你相遇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每一次我都格外珍惜。
当你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的眼前,仿佛立刻就会出现一个方方正正的画框。
它并不很大,刚好能装下你一个人的身影;它也不很长久,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