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千二百一十一章 纳采之礼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旨在为学子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信息,暂且命名为《仁和辞海》……除了常见的字词解释外,还包含大量的词条释义、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科学原理等,工作量是《字典》之数倍。”

顿了一顿,有些遗憾:“只是老臣如今已然风烛残年、精力不济,有生之年怕是难以完成这部鸿篇巨著了。”

李承乾震惊:“若此书完成,较之《字典》更为权威!若是有需要朝廷帮衬之处还请房相直言,无论长安的集贤殿、亦或洛阳的观文殿,随时可向房相开放、任意调取殿中所藏书籍。”

古之帝王如何彰显功绩?

无外乎文治武功而已。

而文治之中,国家税赋、百姓生活固然重要,修书亦是重中之重,否则历朝历代何以不惜花费重金、集结天下名士编纂史书?

先有《贞观字典》、再有《仁和辞海》,足以彰显他李承乾之文治可比肩太宗皇帝……

房玄龄笑呵呵点头:“多谢陛下体谅支持……不过人力有时而穷,如同编撰《字典》之时一样,老臣打算召集一众老友择选一处幽静之地,将这部《辞海》编撰出来。”

李承乾闻言颔首:“房相放手去做便是,任何要求,我无有不准。”

当初编纂字典之时,房玄龄号令一出、天下竟从,不知多少隐士大儒齐聚骊山。如今再度编纂《辞海》,可以想见受房玄龄征召者亦是身份不凡、各个名动天下,如此之多的大儒齐聚一堂足以轰动天下,若不提前报备、得到皇帝允许,万万不行。

万一皇帝误会甚至猜疑,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