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令狐修己紧张的看向李孝恭,求助道:“郡王……”
李孝恭却不多说,摆摆手:“就按你说的办,下去吧。”
“……喏。”
回归自己的值房,令狐修己一拍额头,悔之不及。
怎就那么嘴贱呢?
门外,书吏进来通禀:“令狐侍郎,有长孙家子弟求见。”
令狐修己吐出一口气,事已至此只能硬上:“让他进来!”
“喏。”
稍许,年轻俊朗、风度翩翩的长孙润从门外快步而入,进了值房便一揖及地:“长孙润见过令狐侍郎。”
令狐修己一时间有些恍惚,这相貌、气度,好像故人长孙冲站在自己面前,太像了……
难怪非是当下家主的长孙淹。
虽然不情不愿的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但此刻令狐修己一腔郁闷却很快消散干净,脸上泛起微笑,抬手道:“我与长孙大郎乃是故交好友,私下里你称呼我一声兄长即可,不必如此多礼,坐下喝杯茶。”
“喏!”
长孙润原本有些紧张,唯恐遭受刁难,此刻却长吁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
果然如长孙淹所言那般,长孙家几辈子积攒下来的人脉并未随风消散,只是困厄之时趋利避害都躲避起来,如今禁锢放开、打压不再,那些人脉很快便会回来。
毕竟若是比起底蕴,放眼朝堂又有几家比得上长孙氏?
“五姓七望”固然源远流长,但如今朝堂之上执掌权柄的根本没几家……
待长孙润入座,令狐修已让书吏奉上茶水,这才问道:“家中决定这次由你出仕么?”
他岂是更想问问长孙家到底走了何等门路,可以让陛下回心转意、既往不咎?
但此等秘辛想必长孙润不会透露,只能等着后续或有消息传出……
长孙润恭敬道:“正是如此。”
令狐修己欣然:“当初赵国公在世之时,便听闻很是赞誉家中十二郎,如今看来,确是温润君子、才具不凡。”
“在下惶恐。”
“此长孙家难逢之机遇,十二郎该当锐意进取、志气昂扬,切不可妄自菲薄……”顿了一顿,令狐修己命书吏去往吏部郎中处取来今次封国授官之铨选名册。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