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胜旧人。他日优游林泉之时,希望咱们贞观勋臣能够一如既往、情谊长存。”

李勣挑了一下眉毛,颔首道:“中书令之言,全体贞观勋臣都感同身受,你我当初虽然文武殊途,却一并在太宗皇帝麾下浴血奋战,这份情谊自然随着时光流逝历久弥香。”

将双方划归同一阵营,有了共同的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间些许矛盾、分歧,在此等大框架之下不足为虑。

刘洎笑着道:“不过吾等虽老,却还能为陛下分忧,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李勣看着他,缓缓道:“陛下倡议‘封建天下’之策,举国上下皆应贡献力量,吾等老臣亦不该知难而退。”

态度达成一致,接下来便要谈一谈具体分工、以及利益划分。

刘洎举杯相敬,饮尽杯中美酒,这才说道:“当年太宗皇帝将诸王分封于天下,实则有所疏忽,埋下不少隐患,古往今来此等藩属之地从来是中枢之掣肘,所幸诸王贤良、未能酿成大祸。可各处封国世袭罔替,谁又能保证每一代诸王皆贤明温良?祸患只在迟早而已。所以,将封地放置于华夏之外、蛮夷之地,才是上策。”

所谓“华夏之外、蛮夷之地”,自然不仅是海外诸国,亦有境外番邦。

总不能“封建天下”如此大事,只能由水师负责吧?

李勣对此予以赞同:“‘封建天下’之初衷不仅仅是凭峙中央、为国藩篱,亦要同化其民、为我所用,故而,陆地之上的意义更甚于大海之外。”

这是刘洎给出的许诺,会支持贞观勋臣争取“封建天下”的各处封国确保陆地之上、国境之外也会有几处,而不是全部放置于海外,被水师包揽。

李勣遥敬一杯:“中书令老成谋国、思虑周详,不仅精通政务,对于军务亦是满腹韬略,佩服之至。”

这是他给出的条件,允许刘洎通过贞观勋臣对军机处施加影响。

刘洎闻弦歌而知雅意,面上不显、心中大喜,回敬一杯:“英公老当益壮,当为国家基石,贞观勋臣更是功勋盖世、定海神针!来来来,为吾等这一路行来之艰难、荣耀,喝彩!”

在军中新一代势力迅速崛起的背景之下,两人所代表的各自势力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岂能甘心将自身之利益拱手相让?

故而一拍即合。

贞观勋臣凭借文官谋求陆地之上的利益,而刘洎则通过李勣去对军机处施加影响……

堂堂帝国宰相、一人之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