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一批鲜肉月饼——因为这是谭维安悄悄给自己烤的,他统计了一下黄记后厨想吃鲜肉月饼的人数,按人头烤的。
谭维安觉得在黄记交流也挺好,想吃什么都可以自助。
就在谭维安抱着鲜肉月饼津津有味地狂啃的时候,四喜卷出锅了。
刚出锅的四喜卷是看不出是否成功的,得切开后才知道。
当然这批四喜卷依旧不用看,大家都清楚不可能成功,秦淮刚才做四喜卷的过程依旧错漏百出,如果这都能做出成功的云纹,那很多专业的白案厨师就要怀疑人生了。
秦淮麻利地把四喜卷,一一夹出,切开。
失败,看不出云纹。
但是有进步。
这一批四喜卷是好看的花卷。
是符合大众审美,能让人看着就觉得眼前一亮,觉得18块钱买这样一个花卷不亏,厨师还专门搞了造型的有创意的花卷。
这就是意识的含金量。
即使指法水平不够,即使技巧练得不熟练,即使翻车,它也不应该翻的很难看。
厨师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需要有点心上的审美,需要知道在自己技术不够的时候,怎么才能用其它方式把这个点心做的至少可以端上桌给客人们吃。
点心的造型也是很重要的。
包包子都讲究要把褶捏好呢。
谭维安看着秦淮切开的四喜卷感叹道:“这下倒是完全看不出来是四喜卷了,真像新款花卷。”
“秦淮是怎么做到的?”
这句话是谭维安的喃喃自语。
“你刚才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这句话是郑思源对秦淮的直接发问。
秦淮没有先回答,而是拿起一个四喜卷,不管它烫不烫,先咬下一口尝尝味道。
好吃的。
四喜卷的味道,在味道上没有提升,但可能是因为这个四喜卷看起来比较赏心悦目的原因,感官上会觉得这个四喜卷比之前的要更好吃一点。
“我只是突然一下意识到,给点心做造型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秦淮缓缓道,“我之前一直觉得做造型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就像之前做四喜汤团那样。成功的就是好吃的,失败的注定会难吃,无论怎么难吃,那都是翻车的必然结果。”
“但是我刚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只适用于调馅,不适用于指法。我们给点心做造型的初衷是为了让它更好看,即使翻车它也不应该难看,它也应该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