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涵抿抿嘴说:「还没有。」
李恒和廖主编对视一眼,摸不清老师为什么突元问这个,不过看他老人家兴致不错,
也就跟着听,没去中断。
巴老爷子和肖涵大概聊了好几分钟,才笑着对李恒说:「不错,我这老头子要是身体硬朗,说不得还能给你们证婚喽。」
这话听得肖涵心里无比舒服,瞬间对老人家的好感倍增。
李恒后知后觉有点明白过来了,老师估计是怕自己在外面乱来,于是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该收收心了。
李恒笑呵呵道:「老师您长命百岁,到时候我们的孩子出生还想请您取名咧。」
巴老爷子颌首,连着说了两个好:「好,好!」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话题一直在李恒、巴老先生、金庸和廖主编四个大男人中间围绕。
都是文人,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大家兴趣出奇地相同,聊文学,聊历史,谈论古今,品评中外,谈兴非常浓。
见李恒什么都能掺和一腿,什么话题都侃侃而谈,巴老先生中间故意还抛出几个刁难问题,自的试试他的底蕴到底有多深。
结果嘛,碰到这种两世为人的怪物,还是喜好看书读书的怪物,根本难不倒好伐,一直话题焦点,连金庸和老师都抢不走。
中午时分,小林姐做好了一桌子菜,在几个大男人的唆使下,李恒把余老师的嘱咐忘到了脑后,推杯换盏兴致非常高。
一圈圈酒喝下来,他略微有点醉了,饭后被迫到沙发上休息了一会。
逮着单独相处的机会,小林姐悄悄问巴老先生,「爸,为什么待肖涵那么特殊?」
巴老先生默然小许,问:「你不看好肖涵?」
「这姑娘挺好,人漂亮,会来事,很好相处,我自然是非常中意的。但你老人家别忘了余家那位。」小林姐说。
巴老先生问:「你也看出来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若没猜错,那位余老师怕是冲着结婚本去的。」小林姐分析。
巴老先生想了想说:「余家门槛太高,小恒迎娶这样家庭的女儿,并非一定是好事。」
小林姐思考小半天,终于明白过来了:「爸,你是怕小恒受到限制,失去了精神自由,对以后的创作不利?」
巴老先生点了点头,「他的路才开始,有更高的成就等着他。」
这就是老先生今天问肖涵那么多问题的缘由所在。
一